小知普法|亮点解读《福建人大常委会关于依法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

          大家好,我是知信衡小知。今天小知要带大家对《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进行亮点解读。
          2020年2月10日,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下称《决定》)。《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至疫情防控结束之日终止。
          《决定》对福建省疫情防控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各级政府职责、单位和个人权利义务、信息公开、司法保障以及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这是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在我市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专门制定的一项法规性决定,主动回应当前政府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急需的法治需求,为我省各级人民政府实施最严格的防控措施提供了应急、及时、有效的法治支撑,为动员全社会共同做好疫情防控、恢复生产、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形成合力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亮点一:疫情防控非常时期,非常立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明确要求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作出此项《决定》,正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支持和促进政府及社会各方面依法防控疫情的实际行动,是针对我省流动人口多,同时地区差异较大,目前,正处于节后各类人员外出流动、企业即将复工的重要时间节点和“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的关键阶段,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这一现状,出台的一项防控急需、应势而为的紧急立法,对于运用法治力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亮点二:明确疫情防控属地政府责任、部门责任和个人责任

          本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全面依法履行职责,加大资金保障力度,逐级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建立健全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等防护网络,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防控体系,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工作,防输入、防传播、防扩散,落实全省联防联控机制。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实事求是、公开透明、迅速及时向社会公布疫情信息,不得缓报、漏报、瞒报、谎报 。
          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对本单位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负有主体责任,应当强化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对重点人员、重点群体、重要场所、重要设施实施严格管控,加强健康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积极开展公益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解读政策措施,推广防控工作经验做法,开展舆论引导,回应社会关切,在全社会营造坚定信心、全民抗击疫情的浓厚氛围。
          个人有隐瞒疫病史、重点地区旅行史、与患者或者疑似患者接触史、逃避隔离医学观察等行为,除依法严格追究相应法律责任外,有关部门还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将其失信信息向本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并依法采取惩戒措施。

          亮点三:明确要求公共服务单位须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决定》要求,航空、铁路、轨道交通、长途客运、水路运输、市政公用等公共服务单位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

          亮点四:明确个人必须依法履行各项疫情防控义务

          明确个人的防控责任,要求个人应当做好自我防护,进入公共场所的,自觉配戴口罩,要求个人按照规定如实提供有关信息,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依法接受调查、监测、隔离观察、集中救治等防控措施,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亮点五:明确临时征用疫情防控相关物资应履行的程序

          本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在必要时依法向单位或者个人征用疫情防控所需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要求相关企业组织相应的疫情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供给。本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向被征用的单位或者个人发出应急征用凭证,并依法予以归还或者补偿。本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大统筹力度,优先满足一线医护人员和救治病人对疫情防控物资的需要。

          亮点六:赋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临时性应急行政管理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不与本省地方性法规基本原则相违背的前提下,在医疗卫生、防疫管理、隔离观察、道口管理、交通运输、社区管理、市场管理、场所管理、生产经营、劳动保障、市容环境、野生动物管理等方面,规定临时性应急行政管理措施,并依法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亮点七:统筹做好疫情防控预案多举措保供应稳增长

          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上级人民政府要求,统筹做好返工、返校、返岗工作,制定健康监测、交通组织、物资保障等相应疫情防控预案,强化属地政府、学校和企业事业单位责任,切实做好返工、返校、返岗后的疫情防控,维护正常的生产、教学、工作秩序。
          要求发展改革、工业信息化、商务、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财政、口岸、住房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应当创新监管方式,优化工作流程,建立绿色通道,为疫情防控物资的生产、供应和使用以及相关工程建设等提供便利。本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防控工作中相关单位遇到的困难及时提供帮扶,有效解决相关问题。
          要求本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加强业务协同办理,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供线上政务事项办理服务。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线办理税务、人社、医保、公积金、出入境证件等相关业务。
          要求本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与疫情防控、应急救援有关的慈善捐赠活动的规范管理,确保接收、支出、使用及其监督全过程透明、公开、高效、有序。
          《决定》还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采取扶持企业生产经营的政策措施,支持、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有序运行。

           亮点八:明确单位和个人举报的权利和接受举报机关的调查处理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疫情传播的隐患和风险,有权举报违反本决定的其他情况。接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亮点九:强化人大监督和司法保障

          一是本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应当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加强对本决定执行情况的监督。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汇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有关方面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
          二是本省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积极履行职责,依法处理各类疫情防控相关民商事纠纷,依法严惩各类妨碍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为疫情防控及时提供司法保障。

          亮点十:明确法律责任

          《决定》明确,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决定,由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罚;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个人有隐瞒病史、重点地区旅行史、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史,逃避隔离医学观察等行为,依法严格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文:吴丹    编辑:何惠琳




Copyright © 2020 福建知信衡律师事务所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0019500号